地薄者,大物不生。水淺者,大魚不游。樹禿者,大鳥不棲林疏者,大獸不居。
此皆喻君德不廣,賢人無所容也。
山峭者崩,
言山無基腳、峭拔而獨高必。喻君無輔佐而必政危亡。
澤滿者縊。
澤不及江海之廣而易為滿溢。喻量狹之君如澤之溢滿也。
棄玉如石者盲,
玉石不分,賢愚不辮,如其盲瞽也。
羊質虎皮者辱。
不量才而用人,德不稱其位。喻虎皮政于羊身,豈不辱其威儀哉?
衣不舉領者倒,
舉衣不從領叉倒,用人不量才鈴亂。
走不視地者顛。
喻君子之德在乎寬審。不詳不審,鈴致顛墜也。
柱弱者屋壞,輔弱者國傾。
峻宇叉資于樑柱,明君須藉其良臣。輔佐非其人,如屋之無樑柱也,必致傾壞。
足寒傷心,人怨傷國。
國以人為本。明君能理民怨,常察民心,以遵所欲。太公曰:國將亡而民先困池。
山欲崩者先虧基,國將衰者人先弊。根枯枝朽,人困國殘。
山以基為本,樹以根為本。言亡其本,皆無以立也。
與復車同軌者傾,與亡國同事者滅。
前車已復,後車宜改轍。亡國之令,亦宜改之。反與同行,自貽傾滅也。
見已往,慎將來,惡其跡者豫避。
察彼興亡之道,可見吉凶之源。惡跡之人宜改而避之,終無累也。
畏危者安,懼亡者存。
君子居安思危,所以長久。不思不慮,恣情所欲,自取傾亡也。
夫人之所行,有道則吉,無道則凶。
周公、文王以德伏諸侯而天下歸之,有兵不戰而取勝,有城不備而無敵,子孫相承八百餘年,謂之吉君。桀、紂之君縱彼凶暴,以酒為池,以肉為林,積財如丘,以募勇士能拔山扛鼎者、能陸地行舟者、能舒鈞斷索者,勇力之人可及數千,立見亡敗,
身首異處,子孫滅亡,無道雖縱于一時,醜名自彰于百代,豈不哀哉。
吉者百福所歸,凶者百禍所攻,
君行仁德,眾所歸之而成福。君行暴虐,眾所攻之而致禍。
非曰神聖,自然所種。
黃石公謙言雲:非吾能致人之吉凶,乃隨人之所為而致其禍福也。
務善策者無惡事,能遠慮者無近憂。
君子不務善策,如木不從繩;不有遠慮,其何免於憂乎?
夫勇者可令進鬬,不可令持堅;
堅者,堅守。
重者可令固守,不可令凌敵;
重,仁德深重是也。
貪者可令攻取,不可令分財;
既能責財,必能亡命。
廉者可令主守,不可令進取;
孤守清潔,難與眾合。
信者可令持約,不可令應變。
執情守信,爻無變通也。
五者各令隨其才而消息之,即無不亨也。
黃石公素書竟